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ttp://m.aaarr.cn 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百年鄂中 Sat, 02 Aug 2025 02:04:57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4.5 http://m.aaarr.cn/wp-content/uploads/2018/05/cropped-ezwxlogo-32x32.jpg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http://m.aaarr.cn 32 32 鄂中报228期 http://m.aaarr.cn/16713 Sat, 02 Aug 2025 02:04:57 +0000 http://m.aaarr.cn/?p=16713

《鄂中生态》报





《鄂中生态》报

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资料,免费赠阅)

湖北省内部图书准印证2003鄂钟图内第19号

投稿邮箱:ezb2009@126.com

责任编辑:王迎新

联系电话:13661044550

]]> 扎根田间 向上生长 http://m.aaarr.cn/16705 Sat, 02 Aug 2025 01:25:12 +0000 http://m.aaarr.cn/?p=16705 我的销售工作经历就是一段不断突破与成长的宝贵旅程。

初入公司,我对肥料行业一无所知,但公司的七天系统培训让我迅速掌握了行业基础知识,意识到专业知识是立足市场、服务客户的根基。

实习期间,我跟随宣传车前往广西,实地学习了各类产品知识,亲眼见证了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在协助组织农民会时,我深刻体会到公司品牌在市场上的高认可度。同时,我也意识到肥料销售与药品销售的本质区别:不仅需要与经销商建立良好合作,更要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科学、专业的用肥指导。这段实习经历让我经历了从药品销售到肥料销售的艰难观念转变与适应期。

回到工作岗位后,面对陌生的市场交接工作,我曾感到迷茫。但同事们的热情帮助让我迅速融入团队,掌握了复杂的发货流程、产品知识及具体工作细节。代理商的支持与配合也让我在工作中倍感温暖。

销售旺季时,客户订单纷至沓来,发货量持续攀升。面对客户的催货需求,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客户订单的及时交付。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应对销售旺季复杂局面的经验,也认识到高效工作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在市场走访中,我发现负责区域内种植结构单一,且受政府政策、病害等因素影响,肥料销售遭遇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深入下沉市场,加大拜访力度,推广增效肥产品,并动员种植户打造示范田。同时,我也学习了处理串货乱价现象的方法与策略,为维护市场良性发展积累了经验。

6月份,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经销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中。这是首次独立组织此类重要活动,从会议策划、嘉宾邀请到会场布置、流程安排,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组织成功会议的不易。

回顾这半年的工作,虽然业绩尚未特别突出,但我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宝贵的销售经验,实现了从销售新人到独立开展基础销售工作的蜕变,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鄂北分公司 卢安幸)

]]>
行囊里的丰收 http://m.aaarr.cn/16702 Sat, 02 Aug 2025 01:24:38 +0000 http://m.aaarr.cn/?p=16702 我的行囊,总是带着一丝化肥特有的、微带尘土的气息。这味道,是行走的印记,是田间地头最熟悉的问候。作为农资人,我们背负的,不仅仅是种子、肥料、药剂这些沉甸甸的货物,更是千家万户对丰收沉甸甸的期盼。

清晨出发,车轮碾过乡间小路,露珠在麦叶上闪光。推开小店的门,或是站在田埂旁,递上的不只是一袋肥、一瓶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老乡们粗糙的手掌,紧握着产品,眼神里是对好收成的渴望。这份托付,让肩上的行囊有了温度,也让我们懂得责任的重量。

仓库里,化肥堆叠如山,农药排列整齐。它们静默着,等待着奔赴各自的“战场”。我们熟悉它们,如同熟悉土地的脾性。哪块田需要“进补”,哪种虫害急需“退敌”,这份了然于心,源于无数次的弯腰观察,源于与土地、与农人最直接的对话。

风吹日晒,路途颠簸,是常事。但当金秋时节,听到电话那头抑制不住的喜悦:“老王,今年这穗子,真沉啊!”所有的辛劳,瞬间被那沉甸甸的喜悦填满。我们的行囊里,没有耀眼的金银,却装满了泥土的信赖,禾苗的渴望,和秋日里那最动听的回响——那是大地对耕耘者,也是对我们这份平凡工作,最深情的礼赞。

这份耕耘,或许只是广袤田野里的一束微光,但当无数微光汇聚,便照亮了通往丰收的路。(辽宁分公司 钱文)

]]>
乡愁 http://m.aaarr.cn/16699 Sat, 02 Aug 2025 01:23:39 +0000 http://m.aaarr.cn/?p=16699 我爱的村庄,悄然间已变了模样。大门紧闭的屋舍,杂草丛生的山林,诉说着人口外流的故事。母亲叹息:“年轻人都出去了,只剩老人和孩子,树木价格又低廉,谁还有心打理?”

山林间,杂草肆意疯长,几乎吞没了小径。母亲边清理野草边念叨,今年家中大片树林仅售一万余元,而这山林,父母已辛勤耕耘了十八年。

村旁有人承包百亩耕地种草莓苗,日薪百元,现结,吸引了众多村民。母亲虽想去,却因琐事缠身而作罢。我劝她别受热罪,她笑言:“这样每日开销就不用动用老本了。”

与堂哥谈及此事,他透露承包一亩田不过数百元。我惊讶于价格之低,他却说:“现在村里没人种田,都外出打工了,田闲着也是闲着,承包出去总比长草好。”

这不禁让我想起“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古训。而今,却变成了“其田无耕者,其屋无居者”。小洋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却只在春节时稍显热闹,平日多寂寥。

年迈的父母住在洋楼里,望着门前嬉戏的孙辈,心里盘算着日子,期盼着年底的团聚。他们有时也会想着去地里做一天工,赚点现钱,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与母亲修理完山林归家途中,偶遇两位近七十岁的长辈,在草丛中寻找鱼腥草,晒干后可卖两块五一斤。母亲说,村里六十岁以上的人,几乎很难在外找到工作,只能以此补贴家用。

他们曾以勤劳双手推动时代前行,如今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手足无措。只能弯下腰,在草丛中寻觅那微薄的生计。村庄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从山林到洋楼的距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变化,更是人心与时代的错位。(吉林分公司 张华东)

]]>
践行“四新”战略 共赴共赢未来 http://m.aaarr.cn/16696 Sat, 02 Aug 2025 01:22:37 +0000 http://m.aaarr.cn/?p=16696 作为鄂中生态西北大区的一名业务经理,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四新”(新基地、新品牌、新工艺、新产品)发布会。这次会议不仅让我对行业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会上,领导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孙中华总农艺师对化肥行业绿色转型的深入剖析,让我意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谢建华主任关于耕地保护的报告,让我更加坚定了“质量兴农”的信念,明白了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杜森首席对 科学施肥的展望,为我们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新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方法论。修学峰理事长对生物肥料趋势的判断,则让我看到了西北市场结构升级的广阔前景。

在领悟“四新”战略内核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战术落地的路径。新基地的供应链升级将有效解决西北市场“断货涨价”的问题,降低经销商的物流成本。新工艺的技术驱动将使我们能够从“价格战”的泥潭中抽身,转向以效果溢价为核心的价值战,从而提升客户的利润。新产品的精准匹配将为西北经济作物区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打开增量市场。新品牌的区域赋能则将帮助经销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构建长期的客户黏性。

这次参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业务经理,我不仅要紧跟行业趋势,更要积极践行使命担当。接下来,我将以“四新”战略为行动纲领,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技术赋能,通过推广“三新”模式,提升种植户的认知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二是深化渠道共建,借助新品牌的力量,打造区域标杆客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优化服务网络,依托新基地的高效供应链,实现48小时极速响应,提升客户满意度。

此次论坛不仅是一声号角,更是我们新征程的起点。正如冯卫东总编所言,在行业深水区,唯有以“增长的力量”穿透内卷,方能与客户共赢未来。(西北分公司 张胜利)

]]>
十四载 汗水浇灌成长 http://m.aaarr.cn/16693 Sat, 02 Aug 2025 01:21:27 +0000 http://m.aaarr.cn/?p=16693 从事肥料销售工作已经14年了,这14年里,我见证了农业市场的变迁,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感悟。

初入职场,我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于是,我夜以继日地学习肥料知识,从成分、功效到应用方法,无一不深入研究。白天,我穿梭于村庄、农田,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夜晚,则沉浸在书海中,将复杂的肥料配方和特性内化于心。

与农户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土地的深情。记得有一次,一位大爷拉着我的手说:“小伙子,你可一定要给我推荐个好肥料,这一年的收成可就指望它了。”那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明白自己卖的不仅仅是肥料,更是他们的希望。因此,我始终将农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肥料方案。

服务客户,我注重细节与反馈。一次,有农户反映施肥效果不佳,我立即赶到现场,仔细分析原因,发现是施肥时间与灌溉时间配合不当。我耐心指导农户调整施肥方法,并持续关注作物生长情况,最终帮助农户实现了丰收。这种及时响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了农户的信任与好评。

在市场开发方面,我积极参加农业展会与技术交流会,紧跟行业动态,了解竞争对手情况。一次展会上,我发现了新型肥料的市场潜力,立即与研发部门沟通,探讨如何结合我们产品的优势,推出类似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肥料销售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同质化产品,我不断调整销售策略,深入挖掘产品独特卖点,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我深知,只有让客户真正了解并信任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4年的汗水与泪水,铸就了我今天的成就,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农户共同走过的每一步.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一定能在销售市场中创造更多辉煌。(安徽分公司 李鹏)

]]>
总部高塔厂自动装车系统投入运行 http://m.aaarr.cn/16690 Sat, 02 Aug 2025 01:20:07 +0000 http://m.aaarr.cn/?p=16690 为解决传统人工装车存在的效率波动、人力成本攀升、安全隐患及质量控制难等痛点,高塔厂引进的自动装车系统于近期完工并投入运行。该系统集成了机械臂控制、动态称重与智能调度技术,旨在实现装车作业的全流程自动化、标准化与可追溯化。

自动化装车系统针对性解决了人工模式的多维度痛点:

  1. 效率提升:机械臂持续高速运行,克服人工疲劳导致的作业间歇,缩短车辆滞留时间,显著提升物流周转效率。
  2. 成本控制:替代高强度、重复性的人工操作,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实现长期综合成本下降。
  3. 安全保障:实行人车隔离,大幅降低工伤风险,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减少保险赔付。
  4. 管理优化:自动生成装车报告,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为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自动装车系统的引进是高塔厂迈向“智能工厂”的关键一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还增强了安全保障与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化肥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与市场竞争力。(生产部高塔厂 王婧然)

]]>
如何应对大棚蔬菜土壤盐渍化 http://m.aaarr.cn/16686 Sat, 02 Aug 2025 01:19:06 +0000 http://m.aaarr.cn/?p=16686

大棚蔬菜生产中,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大问题。据统计,95%的老龄化大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严重时减产可达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大棚环境封闭,雨水淋溶少,加上过量施肥(化肥用量达露地4–6倍)和频繁灌溉,导致盐分在土壤中积累。

盐渍化对土壤和作物都有很大的伤害。首先,它会让土壤变得板结、龟裂,渗透性下降,根系伸展困难。这是因为盐离子置换了土壤中的钙镁离子,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同时,盐渍化还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失衡,有益菌减少,病原菌增多,病害发生率提高。

对作物来说,盐渍化的伤害更是显而易见。盐分胁迫会让作物的根系发育受阻,新根少且根尖容易褐变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大大下降。这样一来,作物的地上部分就会出现代谢紊乱,叶片出现盐害,生长停滞,植株矮化,落花落果率增加,畸形果比例升高,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如何应对大棚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呢?

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盐分的输入。这要求我们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特别是含氯化肥。建议使用鄂中水魔力或全水溶系列产品等精细化养分补给产品,通过设施农业设备精准控制施肥量。

其次,要促进盐分的淋溶。在大棚休棚期,可以大水漫灌,让盐分随水排出。这虽然是个简单的办法,但效果却很不错。

再次,要进行生物修复。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等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鄂中仟金方豆粕肥、鄂中藻力壮等商品有机肥,以及鄂中高分子60亿液体菌剂等微生物菌剂,都是不错的选择。

通过以上防控手段及“三肥协作”(精施化肥+有机质+微生物菌),可以有效解决大棚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当然,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去做,才能让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真正提升。(推广部 彭健)

]]>
生姜“弯道超车” 全靠鄂中高分子 http://m.aaarr.cn/16683 Sat, 02 Aug 2025 01:16:27 +0000 http://m.aaarr.cn/?p=16683 在云南孟连葱郁的姜田里,农户岩罕家的生姜地块格外引人注目:姜秆挺拔健壮,叶片舒展肥厚,新生姜块饱满喜人。问及丰收密诀,岩罕笑着指向田间:“小培土后第一道肥,就靠这鄂中高分子19-17-17了!效果实实在在看得见,比往年、比邻地都好太多了!”

岩罕的地块并非个例。当地传统施肥方式常导致生姜生长不均衡,养分吸收效率低。而鄂中高分子19-17-17复合肥凭借独特科技,解决了这一难题。

其高分子增效技术如同智能导航,精准匹配生姜关键营养需求,显著减少养分流失,持续供给生姜膨大所需。19-17-17的黄金配比,科学满足生姜茎叶扩展与姜块膨大的双重需求,成为生姜“弯道超车”的核心动力。同时,该复合肥还能促进根系发达,改良根际微环境,为姜块膨大构建理想土壤条件。

岩罕感慨道:“以前姜苗高低不一,总让人揪心。今年用了鄂中高分子肥,苗齐秆壮,叶色又厚又亮,明显不一样。投入值得,我这心里更踏实了。”

鄂中高分子19-17-17复合肥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岩罕带来了增产增收的希望,更为经作区科学施肥树立了典范。随着当地农业部门的推广,更多农户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在红土地上书写新的丰收篇章。(云南分公司 徐俊)

]]>
藻力壮“吃蟹”农户变实力“代言人” http://m.aaarr.cn/16678 Fri, 01 Aug 2025 04:03:05 +0000 http://m.aaarr.cn/?p=16678 “一开始我是不相信藻力壮有这么好的效果的,用了之后才感受到直观的变化,现在周边的种植户都跟着我用上了藻力壮,预计今年亩产能增加100斤左右”。南充市顺庆区一农户开心地说,他连续两年施用鄂中藻力壮27-7-5,效果对比以往施用的常规15-15-15加上尿素,变化十分喜人。

这位农户与鄂中藻力壮的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那时,他还是一个对玉米种植技术一知半解的新手。在种植技术的探索之路上,他请教了许多种植户和农资经销商,其中就包括南充鄂中的经销商赵总。赵总不仅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种植建议,还亲自指导他在玉米的用肥、用药和田间管理上下功夫。

当赵总向他推荐鄂中藻力壮27-7-5这款新产品时,他心中充满了疑虑。毕竟,这是一款刚刚面市的新肥料,在南充当地还没有人用过。然而,出于对赵总和鄂中品牌的信任,他决定尝试一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去年,他第一次在玉米地上施用了鄂中藻力壮。一开始,他还半信半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惊喜地发现,施用藻力壮的玉米地块与相邻地块相比,植株更加健壮、叶片更大且厚实,颜色呈现出墨绿色。而与之紧挨着的施用其它复合肥的玉米则显得羸弱许多,叶片颜色较浅,玉米棒短小。这一明显的对比,让他对鄂中藻力壮的效果深信不疑。

现在,离玉米收获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农户深知,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阶段是生长的第三个转折点,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每一片叶片,争取让玉米粒多、粒重,达到丰产的目的。

回想这两年的种植经历,他感慨万千:“多亏了赵总和鄂中藻力壮,让我从一个种植新手变成了现在的‘老把式’。去年我用藻力壮后,玉米产量大幅增加,今年我又继续用了这款肥料。等十月份玉米收获的时候,我一定邀请大家到我地里现场测产,共同见证藻力壮的效果,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四川分公司 安从虎)

]]>